支撐鐵礦石價格高位運行 中國鋼鐵行業利空 | |
堪培拉時間3月19日深夜,經過激烈辯論后,澳大利亞參議院以38票對3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MRRT(礦產資源租賃稅)法律草案。業界分析認為,這意味著今年7月1日開征該稅已無懸念,此次資源稅法案對中國鋼鐵行業影響較為負面。 據記者了解,根據新通過的《礦產資源租賃稅2011》法律草案,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將向年利潤超過7500萬澳元的煤和鐵礦石企業征收礦產資源租賃稅,稅率為應稅利潤的30%。據估算,將有約320家本地礦產企業進入征稅范圍,它們將在未來3年內為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貢獻大約108億澳元的稅賦。 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把這些收入用于充實養老金、對其他經濟部門減稅以及扶持中小企業等。 從投票結果來看看,對該法案持反對意見的力量猶存。據悉,反對者的主要理由之一是礦業企業股東承擔了企業所得稅和MRRT“雙重納稅”,缺乏正當性。此前,中資公司中信泰富也曾對澳洲決定征收礦產資源租賃稅表示失望。澳洲為世界上大的鐵礦石出口國,占全球所有鐵礦石海上交易的四成,而中國為大的進口商品國。 來自澳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0到2011財政年度,澳大利亞礦產公司總利潤高達921億澳元。據此粗略計算,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通過此稅將“拿去”礦業利潤的4%左右。但根據MRRT的征稅原理,超額利潤率特別高的大公司如力拓、必和必拓等增加的稅負較多,獲得社會平均利潤的公司和年利潤7500萬澳元以下的小公司不增加稅負。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新增的資源稅,將對澳洲當地和赴澳投資的企業都產生不小的影響。早在澳大利亞2011年宣布有意征收資源稅的計劃后,寶鋼、鞍鋼、中鋼等在澳大利亞有資源投資的公司就已經預計會對公司的投資項目成本產生影響。 交銀國際的一份報告認為,澳洲礦業巨頭將可能利用這次資源稅上調,支撐鐵礦石價格于高位運行,由于中國進口鐵礦石量的40%多來自于澳洲,此次資源稅法案對中國鋼鐵行業影響較為負面。 對于澳洲征收資源稅是否會將增加的成本轉移給下游的鋼廠客戶,分析師指出,終還是要看全球礦石市場的供求情況,“目前,礦石供不應求的情況正在緩解,但由于礦山企業仍處于高度壟斷,供應過剩的局面也不容易出現。” 根據澳大利亞財政部的統計,2009-2010財年,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申請總額為163億澳元,而中國對澳的投資又以礦業勘探、開發為主,占中國對澳投資總額的75%左右。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礦產資源租賃稅對于中國在澳企業的影響分為貿易和投資兩個方面。就鐵礦石和煤炭貿易而言,中國是澳大利亞大的鐵礦石出口市場,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大的煤炭出口國。礦產資源租賃稅無疑將推高澳大利亞礦業企業的成本。但考慮到目前礦企利潤率仍有較大空間,加之中國調控經濟發展速度,而且過去幾年來礦山擴充的產能將逐步釋放,礦產稅雖然導致成本的增加,但它對煤和鐵礦石的價格能產生多大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在推出礦業稅之后,澳大利亞政府還將推出碳稅,這兩項稅賦都將推高生產成本,導致預計投資的收益率下降,這將是今后中資企業在決策投資時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礦產資源租賃稅是在陸克文領導的工黨政府2010年因“資源超級利潤稅”下臺后,由接替它的現任總理吉拉德領導的政府所提出的。當年陸克文因為資源超級利潤稅而下臺,可以說,代替超級利潤稅的這個礦產資源稅,對于吉拉德政府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澳大利亞媒體報道說,在這一稅法正式推出之前,吉拉德已經取得了三大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力拓和斯特拉塔的支持。 較之于陸克文推出的“資源超級利潤稅”,吉拉德政府的礦產資源租賃稅征稅范圍縮小、稅率降低,而且設置了起征門檻。吉拉德政府在2011年11月23號成功推動了這一法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而這次在參議院得到通過后,只需再履行手續,礦產資源租賃稅就將在7月1號正式實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