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成鋼市阿喀琉斯之踵
近期,有關于鐵礦石的各種新聞頻出,一時間多空交織,魚龍混雜,鐵礦石市場,深受成品材市場影響,反而言之,對現貨市場的影響力愈發明顯,尤其是在現貨市場整體哀鴻遍野的情況下,更是在某些時段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以下筆者就近期幾個有關鐵礦石的熱點事件進行分析,窺幾斑以觀全豹。
先是來自于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消息,堅持“中國戰略的”FMG,成為了個吃螃蟹的礦山,也結束了平臺無礦的尷尬局面。這對于三大巨頭起到了刺激作用,在之后的報道中,我們甚至看到了,“三大礦山即將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這樣震撼的標題,雖然某種程度上講,還僅僅是標題黨,礦山的原意是“積極參與,原則上考慮一些公平的平臺,如環球平臺和中國平臺”,因而目前蓋棺定論還為時尚早,不過三大礦山中,巴西的淡水河谷在平臺成立伊始就表現曖昧,而FMG也早有“預謀”,早就已經對平臺做了實質性評測,如果平臺能吸引到其他礦山,三巨頭不可能將自己完全置身事外,而中國平臺有了礦山這碗米,也將在與新加坡平臺的博弈中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