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寒流席卷上期所 急發風險函
近日,上海期貨交易所提示各期貨公司加強對鋼貿類企業客戶風險監控,關注起持倉和資金的風險水平,確保鋼材期貨市場平穩運行。
上海期貨交易所提示函稱,媒體報道近期因資金鏈斷裂等問題,部分鋼貿企業出現企業主“跑路”等現象,涉及金額較大,商業銀行已意識到鋼貿類貸款的潛在風險并開始收緊此類貸款。在此情況下,鋼貿企業的資金可能處于趨緊狀態,部分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可能顯著下降。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新發布的數據,中國鋼鐵業主業的虧損面正在擴大,去年四季度行業效益急劇下滑,今年月的虧損狀況比去年末更為嚴重。
數據顯示從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國內鋼鐵業效益大幅下滑。去年10月份利潤總額為13.75億元,同比下降80%以上;11月份為12.22億元,同比下降84%以上;12月份為30.22億元,同比下降71%以上。目前為止,下行趨勢并未止步。市場分析顯示由于成本難降,價格難漲,出口難增,目前國內鋼市仍處于需求緩慢恢復、庫存慣性增加的過程,鋼價將繼續低位盤整。
“起碼兩到三年內行業很難看到希望。”從事鋼材貿易多年的江蘇通匯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軍三這樣評價鋼鐵業現狀。
他介紹,2003年-2005年期間,國內鋼價一路猛漲,從2000元/噸飆升至7000元/噸,大量想要在鋼鐵行業撈金的貿易商們涌入。“那時每噸鋼材可以獲得2-3個點的利潤,現在幾乎為零。”
從南京鋼貿圈中獲知,與上游企業開發副業不同,一些仍舊堅守鋼貿行業的中間貿易商開始“抱團取暖”,重要方式是通過互相擔保,獲取更多的流動資金,但這樣的層層擔保無疑飲鴆止渴,一旦擔保鏈條某處斷裂,風險將迅速蔓延。
“鋼材貿易商的資金問題慢慢惡化,由于他們的負債率比較高,鋼材抵押融資出了一些騙貸的問題,一些地區的銀行更是收緊了這方面的信貸額度。”昨日南京一家銀行企業貸負責人透露。
一位鋼貿商感嘆,“鋼材現貨生意確實很難做,期貨價格在去年10月下旬探底后,目前也就上漲10%不到,相比其他它品種漲幅很小。而且,期貨上,螺紋鋼的成交量也小了很多,現在每天也就成交個五六十50、60萬手。相比以前動輒一二百萬手的成交量而言,萎縮了很多。”
據統計,2009年10月19日螺紋鋼全合約日總成交量創歷史紀錄524.8萬手,目前每20天的日均成交量僅有64萬手。
期貨玩家還指出,“鋼材期貨原本主力就是龐大的貿易商群體,現在大家都缺流動資金,所以,真正做對沖的沒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