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更長的時間周期看待H型鋼過剩的問題
如果我們從更長的時間周期看待過剩的問題,我們就會發現目前H型鋼市場正處于繁榮和衰退的轉換節點。通常來講,行業的庫存周期一般是3-4年,但實際上由于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政策的干預,H型鋼市場這一輪完整的庫存周期從2011至2018年經歷了七年之久,尤其是在2014-2016年間,地方在保增長和保就業的壓力下對部分鋼鐵企業進行了大量輸血,低效產能得以生存的同時,行業蕭條期的持續時間也被拉長。2016年開始實施強硬的供給側改革政策,在度過短暫的復蘇期后,行業開啟了長達兩年的繁榮期,然而這種政策強行推動周期的情況本就是非常態化的,持續的時間越長,弊端就越明顯,產能越去越多,利潤向上游累積,H型鋼市場的繁榮成了下游行業不可承受之重。在今年政策重新調整后,行業不可避免的進入了下一個生命周期。
H型鋼
回溯國內H型鋼市場近20年來的發展歷程,其實H型鋼市場去產能的話題由來已久,H型鋼市場依舊榜上有名,前后歷經9年時間,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甚至沒有明顯改善,時至今日國內的鋼鐵產能不斷擴張的趨勢依舊沒有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