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運鐵礦石進入供大于求時期
原料成本過高是中國鋼鐵企業盈利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過去幾年鐵礦石價格的猛漲確實令中國鋼鐵企業苦不堪言。多年來,鋼鐵企業一直翹盼望著鐵礦石供需關系能在某個時候扭轉,而不少預測都稱2012年將是這樣一個年頭。現在2012年已經到來,鐵礦石價格也確實比高時期有了大幅下降,供需關系的轉變真的來了嗎?《中國冶金報》就此采訪了著名鋼鐵分析機構世界鋼動態(WorldSteelDynamics的管理合伙人彼得.馬庫斯(PeterF.Marcus先生。 記者:過去的一年,鐵礦石市場的變化令人印象深刻,您如何看待2011年中國鐵礦石的供需基本面? 馬庫斯:2011年,中國生鐵產量約為6.30億噸,除了轉爐煉鋼以外,部分電爐冶煉流程鑄造生鐵球墨鑄鐵等也消費了一部分生鐵。根據我們多年跟蹤中國生產數據的經驗,我們估計中國生鐵產量有差不多1000萬~2000萬噸未納入統計。 我們估算,2011年,中國消費的鐵精礦塊礦和球團礦全部加起來約為10.4億噸,其中4.37億噸來自國內礦,6.86億噸來自進口。同時,2011年中國的鐵礦石庫存上漲了6600萬噸,其中約3500萬噸在港口。 從來源看,在2011年,中國國內鐵精礦供應比上年增加了5400萬噸,增速差不多是18%;而國外供應增加了6700萬噸,增速差不多11%。 記者:從您的分析看,去年在流通環節似乎積累了大批的庫存,另外中國鐵礦石產能釋放看起來很給力? 馬庫斯:沒錯,我們可以用另一組數據看看這個有趣的現象。2011年第四季度,中國鋼產量急劇下降到年產6.26億噸的水平,這一水平比2011年第二季度下降了約1.00億噸/年。同期,中國鐵礦石進口達到了相當于年進口7.02億噸的創紀錄水平,當然,大部分進口礦都是去年10月底之前訂購的,當時鋼鐵生產仍在高位。 2011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內鐵精礦產量相當于年產高達5.19億噸,遠高于當年4.37億噸的年產量。當然,每年冬季中國鐵礦石產量相對較少,這個季節因素也不能忽略。 去年第四季度中國鋼鐵減產很厲害,環比下滑了差不多10%。令人驚訝的是,去年第四季度中國鐵精礦產量環比卻上漲了約1%。同比來看,2011年第四季度中國精鐵礦產量仍保持在年產4.97億噸的水平,與2010年第四季度的4.18億噸/年的水平相比也是很高的。這種對比,意味著大量的鐵礦石庫存在積累。 記者:您曾在一份報告中提出,中國交貨的進口鐵礦石價格可能下降到100美元/噸左右? 馬庫斯:是的,鐵礦石高價格時代已經走向終點。鐵礦石價格高于125美元/噸我們稱為處于“短缺”水平的景象將消散。鐵礦石價格曾經在“短缺”水平銷售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高速增長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二是鐵礦石買家和貿易商的在心理上相信175美元/噸的鐵礦石價格是“正常”的。但現在情況已經有了變化,我認為鐵礦石市場價格有下降到約100美元/噸水平的可能。即使進入需求旺季,中國鋼產量恢復到約7.00億噸/年的水平,鐵礦石價格也不會增長太多。 記者:可是,礦石供應方面也有很多不好的消息,比如印度向中國的出口預計會繼續減少,這對市場將產生多大影響? 馬庫斯:2011年,印度發貨到中國的鐵礦石大約7300萬噸,相比之下,巴西為1.4億噸澳大利亞為3億噸。不久前印度鐵礦石出口關稅增加到了30%,這可能導致發貨到中國的印度礦價格上漲約10美元/噸。但在我們看來,目前鐵礦石供應過剩量如此巨大,印度出口的減少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中國國產礦有可能占領這部分市場。根據中國相關的統計數據,2011年,中國鐵礦石投資達到了190億美元,2010年則為160億美元。去年9月10月中國的鐵礦石產量達到了年產5.19億噸的水平,我們認為在目前的鐵礦石價格下,3月4月份中國鐵精礦產量可能回到類似的水平。 記者:可能會有人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因為中國國產礦成本太高,在較低價格水平上,一部分產能可能會失去成本競爭力并退出市場? 馬庫斯:是有這樣的觀點。有觀點聲稱有1.2億噸的中國鐵精礦產能成本超過了120美元/噸。但我們并不認同。根據我們的估計,2011年底中國國內鐵精礦產能約為5.50億噸/年。其中,估計生產成本超過120美元/噸的礦山的產能只有4000萬噸,占總量的7%。按照我們的分類,成本超過110美元/噸的高成本產能差不多有7000萬噸/年;還有估計4000萬噸精鐵礦產能由平均運營成本為100~110美元/噸的礦山生產。 記者:總的來看,您很肯定地認為2012年全球海運鐵礦石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 馬庫斯:是的,我們看到了過剩。對中國市場的供需關系,我們的預測是這樣的:如果2012年中國粗鋼產量達到7.02億噸,估計國內鐵精礦產量可能會上漲2300萬噸,達到4.60億噸,同時中國進口礦石交貨量達到約6.63億噸,環比下降8%。在這樣的供需平衡中,我們還假設中國鐵礦石庫存會進一步增加500萬噸注意,這很可能不會發生。 即便如此,由于近些年中國在新建礦山擴建老礦山及建設礦石加工生產線方面巨大的投資,我們預測的中國產量水平(2012年產量4.6億噸對于總產能而言可能還是太低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近期曾超過1億噸。 記者:您對全球鋼材市場有沒有一個總體的預測? 馬庫斯:對于熱軋帶鋼市場,我們有一個基于可能性的預測。大致是繁榮時期的可能性為5%,熱軋帶鋼價格上漲到約800美元/噸(FOB;好的時期的可能性為20%,全球鋼材需求上漲約4%前提是世界經濟增長超過預期,熱軋帶鋼平均價格約為675美元/噸;一般時期的可能性為25%,全球鋼材需求只有輕微的上漲,國際鐵礦石和煉焦煤價格顯著下降,熱軋帶鋼平均價格約為600美元/噸;差的時期的概率為40%,全球鋼材需求下降約2%,反映了非中國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的降低和中國固定資產投資減速;動蕩時期的可能性為10%,全球鋼材表觀需求下降約4%~5%,熱軋帶鋼價格短期降低到475美元/噸~525美元/噸的水平。 可以看到,我們認為“差的時期”是一種可能的情形。 記者:總體上,您覺得鋼鐵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么? 馬庫斯:對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挑戰當然是不同的。對鋼廠而言,其面臨的挑戰可能是沒有足夠的銷量來維持經濟上合算的運營率(產能利用率,并且企業將不得不為市場份額而戰斗。 對鐵礦石供應商而言,則將面臨著鐵礦石價格的直線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將做出選擇:要么削減產量謀求恢復價格,要么意識到盡管價格下降,但利潤仍然是足夠的,因此繼續維持產量,同時期望在這個過程中消除邊際競爭對手。 鋼材買方將越來越受到這樣的挑戰,即如何謀求在合適的時機來談判“特殊合同”。如果過早,他們可能面臨庫存減值的損失;如果太遲,他們可能會錯失在便宜價格進行購買的機會。 | |